进入十月国际比赛日间歇期后,利物浦遭遇各项赛事三连败的低谷。这是主帅斯洛特自去年夏天执掌球队以来,首次经历如此令人沮丧的局面。这一波断崖式的下滑,让英超豪门的深层问题彻底暴露出来。
经过一个疯狂进出频繁的夏季转会窗后,利物浦的25/26赛季阵容仍处于“拼图重组”的过程中。伤病和停赛固然给球队带来了挑战,但显然还有一些更深的问题早已超越了人员短缺的层面。
从战术角度看,许多迹象表明对手已经将红军的核心打法摸透,尤其是对荷兰中场赫拉芬贝赫的限制。上赛季,他是穿透对手高位逼抢、串联中场的重要棋子,通过持球突击和后场的调度创造机会。但如今各支球队针对他的重点布防让利物浦的这套战术难以复制。赫拉芬贝赫的出球选择受限,传球线路被截断,甚至一度成为对方逼抢策略中的目标。
与此同时,球队的边后卫安排也出现了问题。过去阿诺德和罗伯逊通过灵活的站位和后场发动作用,制造中场压力缓解的空间。然而,新赛季中这两翼的深度和作用大幅降低,对方利用逼抢和收缩站位成功遏制了利物浦的向前推进。这使得红军在控场和创造威胁时愈发困难,结果近期的比赛中中场组织断层的现象愈发明显。
更糟糕的是,深受信赖的萨拉赫也未能在进攻端提供有效的威胁。上赛季他通过减少防守任务以换取更大的进攻自由,收效显著。但如今他的这种“赌局”已经越来越难奏效。对手开始利用他减少参与防守的空当进行攻击,同时他在关键区域的处理球变得迟缓,不再是过去那个几乎百发百中的杀手。
前锋线的整体表现也令人担忧。尽管加克波在切尔西比赛中打入一球,但他和萨拉赫在持球推进时始终显得步伐沉重,不具备足够的突破威胁。这种情况让球队的边路进攻陷入停滞,也使对手能够更轻松地防守利物浦的攻势。此外,红军替补阵容的深度明显不足,这更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。无论是基耶萨还是其他边路球员,目前都未能填补迪亚斯离队后留下的空缺。
利物浦的战术调整也是一大议题。斯洛特过去以精准和果断的换人调整而备受称道,但近期在比赛中的调整屡屡失误,例如选择撤下状态不错的伊萨克,以及将赫拉芬贝赫拉到后卫线的尝试,让许多人感到困惑。这些令人捉摸不透的操作削弱了球队攻防两端的表现,也使他调整战术的高效形象受到质疑。
利物浦要想在国际比赛日后重整旗鼓,需要深刻反思当前的问题,重新找回上赛季压制对手的战术核心。无论是加强中场串联、优化边路进攻,还是提升整体协同配合,都是摆脱困境的关键举措。此外,萨拉赫等核心球员需要尽快回归巅峰状态,以确保球队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赛季中重新站稳脚跟。





